青岛市政协委员建言职业教育发展

    原标题:助力职校学子逐梦前行

    ——青岛市政协委员建言职业教育发展小记

    “明显感觉职业教育格局发生了变化。”6月23日,青岛市政协委员走进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调研职业教育发展情况时,市政协委员、校党委书记王铨深有感触地说:“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贯彻落实,让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更加明确,战略地位更加突出,体系建设更加完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

    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首次全国职业教育大会,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青岛牢记嘱托,全面推动会议精神落地落实。一年来,青岛的职业教育发生了喜人变化——青岛有中职学校52所,在校生9.3万人;高职院校11所,在校生9.1万人;中职学校70%以上的学生通过了“三二连读”“3+4专本贯通”、职教高考等方式升入高职、本科院校就读,就读比例较往年大幅提升。为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适应性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青岛新增工业互联网、工业机器人、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等81个专业,停办了部分市场需求不足、就业不理想的专业,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工业是青岛的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委员们调研的青岛工程职业学院根据青岛市工业发展应运而生,是青岛唯一一所市属纯工科高职院校,担当着为青岛产业发展输送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广泛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重要任务。座谈会上,委员们围绕促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等话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我国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准是对新发展格局的适应能力。市政协委员路凯林建议,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通过职素课程、户外拓展、企业化管理等多维度课程规范行为,培养真正的技能职业人才,不断提升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契合度。

    “要引导社会舆论,加强正面宣传,让‘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深入人心。”市政协委员张辉崙建议,创新人才评价使用机制,打破技术技能人才评价学历、年龄等条件限制,鼓励企业在工资分配上向关键岗位、生产一线岗位和紧缺急需的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倾斜,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选择职业学校,实现人生价值。

    “大国工匠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加大制度创新、政策供给力度。”在高校工作的王静怡委员建议,进一步深化职普融通、推进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深化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推动职业技能竞赛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发展等,为大国工匠的产生和发展营造更好环境和条件。

    委员们还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职业院校建设,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组织之间的责任和义务等角度进行了讨论。大家表示,将继续深入多所学校开展调研,积极推动职业教育发展,助力职校学子乘风破浪、逐梦前行,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献策出力。